中國歷史上第一夫人們的書法

2023-01-22 17:46 匯編及演奏:郭有獻
二維碼

【編者按 千然】今天是2023年春節(jié),大年初一。本網(wǎng)特刊發(fā)郭有獻先生匯編的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才氣不讓須眉的第一夫人們的書法,讀來也是嘆為觀止。

她們在政治上早已載入史冊,并為大家所熟知。但她們在書法、繪畫、文學、歌舞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藝術造詣,今天我們將她們的書法作品展示給讀者,祝福各位新年吉祥!




一、武則天

武則天是中國第一位女皇,在政治權謀上手段高超,達到了皇權在握、統(tǒng)領天下的至尊地位。她的書法也堪稱一代大家。1900年法國漢學家伯希和從敦煌莫高窟盜走的武則天手抄小楷《金剛經(jīng)》,足以說明武則天的書法水平。


第一夫人1.jpg


武則天抄寫的這卷《金剛經(jīng)》,發(fā)現(xiàn)于敦煌莫高窟第17號洞窟。據(jù)當年進入莫高窟的法國伯希和回憶,此卷經(jīng)文被裝在一個紫檀描金帖盒之中。全卷以金粉寫成,歷經(jīng)1400余年仍未褪色。據(jù)《全唐書》記載,武則天抄寫《金剛經(jīng)》是為了祭奠她亡故的雙親,經(jīng)卷上有“敕”字和“臣虞昶奉旨校閱”字樣,證明是武則天手書無疑。

《金剛經(jīng)》金粉藍底,寫得頗為華麗,貴氣十足,盡顯女皇風采,是現(xiàn)在的書法家們望其項背難以超越的經(jīng)典。

武則天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書法造詣,與她的經(jīng)歷有關。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死后,武則天和部分沒有子女的嬪妃一起入感業(yè)寺為尼,直到永徽二年被復招入宮,在廟里兩年時間。這期間,廟里晨鐘暮鼓,青燈相伴,抄寫佛經(jīng),打下了書法功底,練就了一手好字。后人評價她的書法“脫去鉛華脂粉氣味”,頗有大丈夫氣。


第一夫人2.jpg


二、楊妹子

南宋的楊妹子,也是一位著名的書法才女,才華出眾,詩詞、書法、繪畫樣樣精通。

楊妹子(1162-1232),南宋會稽(今浙江紹興)人,本名娃,自稱“楊妹子”,南宋寧宗皇后,又說是皇后之妹。


第一夫人3.jpg


啟功在《啟功叢稿》中《談南宋畫上題字的“楊妹子”》,認為楊娃即楊姓之誤,楊姓即楊后。徐邦達先生認為將楊后和楊妹子視作二人是明清學者的訛誤。理據(jù)有三:

一是周密的《齊東野語》及葉紹翁的《四朝見聞錄》皆證明楊后是孤兒,并無兄弟姐妹,哥哥楊次山也是后來認的,并無血緣關系;

二是現(xiàn)存的楊氏書畫題字,字體一致,只有早期、晚期的些許變化,并無出自二人之手的跡象,況且“坤寧宮翰墨”、“坤卦”、“坤寧殿”諸印,除皇后可以使用以外,非其他人可以擅用;

三是在元吳師道《吳禮部集》卷四中,題《仙壇秋月圖》詩注,有這樣的記載“宮扇,馬遠畫,宋寧宗后楊氏題詩,自稱楊妹子”。


第一夫人4.jpg

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


楊妹子善于畫上題字。清孫承澤《庚子消夏錄》載:“馬遠,在畫院中最知名,余有紅梅一枝,蒨艷如生,楊妹子題一詩于上,書法類寧宗。凡御府馬遠畫,多令題之?!泵魍跏镭憚t謂:“凡遠畫進御,乃頒賜貴戚,皆命楊娃題署?!?/span>


第一夫人5.jpg


楊妹子書法造詣深厚,書體以小楷為主,端莊沉穩(wěn)。結構嚴謹,著墨輕巧,字體娟秀,婀娜多姿,儀態(tài)萬千,具有獨特的藝術欣賞價值。其傳世作品以題畫為主,多見各種題畫詩中。楊妹子書法類似寧宗,屬于秀美一路。清代姜紹《韻石齋筆談》評其書法“波撇秀穎,妍媚之態(tài),映帶漂湘”。


三、慈禧

慈禧太后執(zhí)政期間,附庸風雅,噬戲文,擅書法繪畫,常以自己的書畫賞賜大臣,以示恩寵。其書法整體端莊秾麗,屬清人風格,筆畫凝練,用墨濃郁,充滿廟堂之氣。


第一夫人6.jpg


在北京頤和園昆明湖畔,有一座清代皇帝的書堂——玉瀾堂。光緒年間,玉瀾堂成了光緒皇帝的寢宮,為了防止光緒帝與外界接觸,慈禧命人在玉瀾堂的前后左右修砌了多道磚墻,門口還有太監(jiān)站崗,將玉瀾堂全面封閉起來,清雅宜人的書堂從此成了一代帝王的牢籠。


第一夫人7.jpg


在玉瀾堂明間正中的寶座上方,懸有一塊“復殿留景”匾額。上方鈐有三方印璽,中為“慈禧皇太后御筆之寶”,兩邊分別為“數(shù)點梅花天地心”、“和平仁厚與天地同意”兩方慈禧最喜歡的印璽。從書法上看,“復殿留景”四字寫得沉實端方,筆勢飛動,筋骨內(nèi)藏。


第一夫人8.jpg


慈禧太后的字多為擘窠書(bòkēshū)。古人題額,為求點畫勻整,分格書寫,稱為“擘窠書”,泛指匾額所用的書體,如“壽”、“?!敝?。多有“館閣”之氣,如文章的形式華麗典雅,類似館閣中人的詩文風格。雍容華貴,渾厚端莊。


第一夫人9.jpg


當然,有人說這些字不是慈禧太后所書,是御用文人代筆。其代筆者是清末女書畫家繆嘉蕙、阮玉芬等,此二人均供奉于紫禁城的福昌殿。其證據(jù)是故宮里留下的檔案材料,如《慈禧革職恭親王奕訢諭旨手跡》。


第一夫人10.jpg


另一證據(jù)是北京故宮博物院現(xiàn)藏的一件慈禧用朱砂抄寫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落款為光緒三十年(1904年)。因抄寫佛經(jīng)須本人親為才見誠意,方能有功德、得福報,故慈禧應該不會讓人代筆。觀此經(jīng)文,與“復殿留景”相去甚遠。


四、江青

作為第一夫人的書法,江青是不必回避的。用毛新宇的話說,江青是個歷史人物。但從文化角度看,江青的書法水準達到了大師級別?,F(xiàn)在的科學社會組仍舊還有研究她的書法存在,用史學家的話說:江青的書法很狂而且很隨性,只有毛體字才能鎮(zhèn)得住她。


第一夫人11.jpg


江青長期在毛主席身邊生活工作,接觸與觀摩毛主席的手跡,有得天獨厚的條件。長期耳濡目染,使江青的書法深受毛主席書法的影響,字跡十分相似,以致《七絕·為女民兵題照》、《七律·答友人》、《七律·和郭沫若同志》、《卜算子·詠梅》這四幅作品長期被誤認為是毛主席的手跡。


第一夫人12.jpg


江青的字有草書功底,用筆也很險絕。她的書法極為隨性,很難讓人相信這樣隨性大氣的書法會出自江青之手。

江青是一代才女,不僅會書法,繪畫和電影也是十分精通。這得益于江青讀書時期師從于沈從文,沈從文對江青的影響極大。她能練就一手屬于自己的書法字,離不開兩個老師,第一個是毛主席,另一個就是沈從文先生。

江青是才女,江青的書法具有獨特的代表性,這一點也得到了毛主席的認可。當時毛岸英學楷書就是江青指教的。江青最喜歡寫的就是毛主席的書法,她也是近代史上寫毛體字最接近的一位。


第一夫人13.jpg


有研究表明,江青是中國近代行草結合體的第一人。她臨摹毛體字的時候往往做不到那種大草意的書法結構。但她的行草之中可以看到女性的柔美,這是最難得的。江青的字是緊跟在毛體之后的另一種行草結合體,這也是她的作品令人欣賞的原因之一。


第一夫人14.jpg


江青是毛主席在書法藝術上說過的唯一比他“好”的人。尤其是《卜算子·詠梅》寫得很有氣勢,非同一般,也是江青手跡中最好的一幅。

2023年1月22日

于河北地質大學·悠閑齋


【編者及演奏者:郭有獻教授簡介】


第一夫人15.jpg


郭有獻教授,1982年畢業(yè)于河北地院地質系留校。后改行文學創(chuàng)作,借調地質部文學創(chuàng)作室,回校創(chuàng)辦藝術設計學院任院長,廣告學教授,現(xiàn)退休。


責任編輯:孫暢,審校:千然


【版權聲明】

本文由郭有獻先生根據(jù)網(wǎng)絡資料整理,其文字、圖片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本網(wǎng)站僅提供資料儲存平臺,主要用于信息分享和交流,并不意味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nèi)容的真實性。感謝源引作品之網(wǎng)站及原作者的貢獻,侵必刪。

昵稱:
內(nèi)容:
提交評論
評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