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林藏品】中國工筆花鳥畫大師陳之佛的《群雀爭飛圖》

2022-06-04 18:44 瀚林文化 千然
二維碼

養(yǎng)真廬里真養(yǎng)真1.jpg


在浙江慈溪,有一幢古樸而雅致的建筑,傳統(tǒng)硬山頂磚木結構平屋,一排七開間,青石鋪檐階,粉墻烏瓦,水杉高聳,翠竹遮映,紫藤牽藤引蔓,爬山虎翻墻垂檐,海棠、梅花等點綴其間,一年四季,情趣盎然。這便是中國現(xiàn)代工筆花鳥畫大師陳之佛先生的故居“養(yǎng)真廬”。養(yǎng)真廬,原名“源遠堂”,建于清道光年間,由陳之佛祖父曉舫公建造。


2.gif


1986年,陳之佛先生親屬將故居房產捐贈國家,慈溪縣政府出資修繕,為慈溪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12月,由慈溪市政府出資興建的陳之佛藝術館正式開館至今,已聞名遐邇。文人墨客到慈溪,少不了的是拜訪養(yǎng)真廬,瞻訪陳之佛先生的傳世名作,也是當代書畫人士文化交流與旅游休閑的好去處。


一、陳之佛

陳之佛(1896.9.23--1962.1.15)原名陳紹本,學名之偉,號雪翁,浙江余姚人。

作為現(xiàn)代工筆花鳥畫大師,他是明清以來在工筆花鳥畫方面最有貢獻、最有造詣的大家之一,他推動了傳統(tǒng)工筆花鳥畫向現(xiàn)代的轉型。

作為現(xiàn)代美術教育家,他先后在上海藝術大學、上海美術??茖W校和國立中央大學師范學院藝術學系任教授、南京大學藝術系教授兼系主任、南京師范學院美術系主任、南京藝術學院副院長。是中國工藝美術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對中國工藝美術教育事業(yè)有杰出貢獻。

陳之佛曾任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美協(xié)江蘇分會副主席、江蘇省文聯(lián)副主席等職務。

1916年,陳之佛畢業(yè)于杭州甲種工業(yè)學校機織科,留校教圖案課。1918年赴日本東京美術學校工藝圖案科學習,是第一個到日本,專攻工藝圖案的中國留學生。六年后學成歸國,創(chuàng)辦中國第一家“設計事務所”——尚美圖案館,承接設計圖案工作,參與書籍裝幀設計,主編了《中國工藝美術史教材》,出版《陳之佛畫集》《藝術人體解剖學》等。

陳之佛曾有趣地說過:“四十歲前,我山水、花鳥都畫,但既無名師指導,也不專攻。后來在一個古畫展覽會里,我被宋、元、明、清各時代花鳥畫大家的作品吸引住了,特別是一些雙鉤重彩的工筆花鳥畫,時刻盤旋在腦際,久久不能忘懷,才開始專攻花鳥,并決心畫工筆”。所以,陳之佛是從40歲才開始轉型,專攻花鳥,并大器晚成。

1942年3月,陳之佛在重慶夫子池勵志分社舉辦了第一次個人花鳥畫展。他的花鳥畫作,唯美典雅,造型婉約,氣韻生動,獨樹一幟,宛如一股清風,為中國畫壇帶來清新的氣象。首次畫展獲得巨大成功,引起了文化界的高度矚目。之后,陳之佛便精心耕織于工筆花鳥,成為蜚聲中外的當代工筆花鳥大師。

陳之佛夫人在90歲高齡時將陳之佛的90幅精品畫作捐獻給國家,被南京博物館臻品收藏。陳之佛畫作在藝術市場中也備受推崇,上拍畫作逐年增多,并為廣大收藏及專業(yè)愛好者爭相收購珍藏。


二、瀚林臻藏:陳之佛的《群雀爭飛圖》賞析

陳之佛的群雀爭飛圖,是他的花鳥作品的典型代表作。把麻雀畫出神采,尤其是群雀爭飛圖,不是一件易事。但雪翁筆下的29只麻雀,個個表情靈動,情趣盎然,彷佛你可以依稀聽見雀兒們,在嘰嘰喳喳地叫著,有的對對凌空拍翅,有的切切私語,有的地下覓食,有的靜靜佇立竹枝,令人忍俊不止。你更可以從微微搖曳的竹林,感覺一絲清風拂過,雀兒們呼之欲出的感覺。該畫作色彩清新,構圖層次參差,疏密得當,造型嚴謹,線條工整,最難得的是詩情畫意般的優(yōu)美,如詩一般的畫感,如樂一般的靈動,美不勝收。


3.jpg

群雀爭飛圖,70*172cm,作于1947年,南京,養(yǎng)真廬。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圖文參考資料:

1.澎湃政務:寧波統(tǒng)戰(zhàn)家,訪故居·憶初心|民盟先賢陳之佛故居,2020.9.23

2.知乎(zhihu.com):陳之佛,現(xiàn)代工筆畫大師,推動了傳統(tǒng)工筆畫向現(xiàn)代轉型。


藏品交流

瀚林臻藏:m.lowcaltech.com

Email:service@hanlinglobal.com


版權聲明:

本文及畫作版權屬于瀚林國際網。如需引用,請注明出處,并獲得本網合法授權。

昵稱:
內容:
提交評論
評論一下